OpenAI总裁:人机合作还得加强!ChatGPT击败50名人类医生!疾病诊断准确率达90%。

seekdeep12个月前AI资讯325

952.jpg

用ChatGPT诊断疾病,准确率已经超过了人类医生?!

斯坦福大学等机构进行了一轮随机临床试验,结果人类医生单独做出诊断的准确率为74%。

在ChatGPT的辅助之下,这一数字提升到了76%。

有意思的是,如果完全让ChatGPT“自由发挥”,准确率直接飙到了90%。

据纽说,面对这一结果,参与实验的内科专家Adam Rodman博士表示非常震惊。

有人评价,在这样的案例中,人类的干预,反而是给大模型的表现“拖了后腿”。

OpenAI总裁Brockman也转发了这则消息,表示看来AI还有巨大的潜力,但在和人类合作这件事上,还需要再加强。

50名医生挑战经典病例

研究团队随机从斯坦福大学、弗吉尼亚大学等机构招募到了50名医生,其中包括44名内科医生、5名急诊医生和1名家庭医生。

如果按照职称划分,这50名医生包括26名主治医生和24名住院医生,工作年限中位数为3年。

主治医生和住院医生分别被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,区别是在诊断中是否允许使用ChatGPT。

另外,研究人员还对参与者的大模型使用经验进行了统计。

结果有8人从未使用过ChatGPT,6人只用过一次,15人使用频率少于每月一次,13人每月多于一次但少于每周一次,8人每周至少使用一次。

病例方面,研究团队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105个经典病例中进行了选择和改编。

所有病例均来源于真实病人,包含病史、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初步诊断评估信息,但最终诊断结果从未公开。

这意味着,人类医生无法预先知晓答案,ChatGPT的训练数据中也没有相应的诊断结果。

四名专业医生每人独立审阅其中至少50个病例,确定至少10个满足纳入标准的候选病例,需要排除过于简单或过于罕见的病例。

最终四人小组讨论达成一致,确定6个最终入选病例,预计受试者完成时间为1个小时。

入选的病例还要经过编辑,改写成现代化实验室数据报告的格式,并用将专业术语替换为通俗描述(如将“网状青斑”替换为“紫色、红色、蕾丝状皮疹”)。

在评估方法上,研究团队设计了一个基于“结构化反思”的评估工具。

具体来说,参与者需要填写一个结构化的表格,其中包含以下关键要素:

最可能的三个鉴别诊断(3分):参与者需要根据病例信息,列出他们认为最有可能的三个诊断,每个正确的诊断可以获得1分,最多3分;

支持和反对每个诊断的因素(12分):对于每个鉴别诊断,参与者需要列出病例中支持和反对该诊断的具体证据。每个因素的评分采用0-2分的等级,0分表示错误或缺失,1分表示部分正确,2分表示完全正确;

最终诊断(2分):在综合考虑各鉴别诊断的支持和反对证据后,参与者需要给出最终诊断。最佳诊断得2分,次佳但合理的诊断得1分,错误诊断不得分;

后续步骤(2分):参与者需要列出最多三个他们认为必要的后续诊断措施,以进一步确认或排除某些诊断。每个步骤的评分也采用0-2分的等级,0分表示错误,1分表示部分正确,2分表示完全正确。

在正式实验之前,研究团队招募了13名医生,收集了共65个试点病例的结构化反思表格,并邀请3名临床评估专家进行盲评,从而对评分量表进行了优化。

最终,50名参与者需要在1个小时时间内,完成6个病例的结构化反思表格。

每个病例会被2名评分员独立盲评,如果两名评审员评分相差不超过10%,则直接取平均值;

如果差异超过10%,则认为两名评审员存在分歧,需要进行讨论直至达成共识。

ChatGPT表现超过人类

为了更清晰地展示研究的内容,研究人员公布了六个病例中的一个,以及对应得分高和得分低的医生的答案。

一名76岁的男性患者,走路时腰部、臀部和小腿剧烈疼痛。在他接受球囊血管成形术以扩大冠状动脉后几天,疼痛开始出现。手术后,他接受了48小时的血液稀释剂肝素治疗。

该男子称他感到发烧和疲倦。他的心脏病医生所做的实验室研究表明,他的贫血症再次发作,并且氮和其他肾脏废物在血液中积聚。该男子十年前曾因心脏病接受搭桥手术。

案例中还包括该男子体检的详细信息以及他的实验室测试结果,正确的诊断是“胆固醇栓塞”,两名医生以及GPT-4给出的回答如下(中间理由和后续操作略)。

最终,实验组(使用ChatGPT)的诊断得分中位数为76%,对照组为74%。

由于每个参与者完成了多个病例,因此病例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,所以为了妥善处理这种嵌套结构,作者使用了混合效应模型。

这类模型不仅考虑了干预的固定效应(即是否使用大模型的影响),还考虑了参与者和病例的随机效应。

根据混合效应模型估计,两组的差异为2个百分点,95%置信区间为-4到8个百分点,p值为0.60。

这意味着,尽管实验组的得分略高于对照组,但这种差异可能仅仅是由于随机误差所致,不具有统计学意义。

如果单纯看最终诊断结果,以及完成测试所花费的时间,两组之间同样没有体现出明显的差别。

除此之外,作者还补充了单独使用ChatGPT进行诊断的实验。

研究团队使用近期提出的提示工程框架,迭代开发了一个最优的0样本提示。

其中包含了任务细节、背景、指令等关键要素,且每个病例使用相同的提示。

一名研究者会将优化后的提示,连同病例内容输入ChatGPT,每个病例独立运行三次。

研究者会不对ChatGPT的输出做任何人工修改,直接交给评分者一同盲评,而且评分员也不知道哪些结果由ChatGPT生成。

结果,单独使用ChatGPT得到的诊断得分,中位数高达92%,明显高于对照组,且p值为0.03,具有统计学意义。

需要注意的是,这些病例是经过人类临床医生精心筛选和总结的,人类已经对其中的关键信息进行过提取。

实际临床工作中,从病人那里获取信息、收集数据的过程更加复杂,因此实验结果并不代表大模型能在临床场景中取代人类。

但同时,“人类+ChatGPT”与ChatGPT“自由发挥”结果之间的巨大差异,也说明了人类的使用方式,还远远不能发挥出大模型的最大效能。

所以,就像开头Brockman说的一样,这个实验预示着,人类和AI之间,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。

相关文章

AI是否会取代新闻媒体的记者?

AI是否会取代记者?这是近年来媒体行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。在近日的一场行业论坛中,四位资深媒体人齐聚一堂,就AI技术对媒体行业的冲击与机遇展开了深入讨论。中国记协原书记处书记张百新在会上指出,AI技术正...

周期压缩八成 效率以一当十,深圳无处不AI AI设计师卷到珠宝界!

2025年早春,深圳水贝国际珠宝交易中心一开工就热火朝天。晨曦中,商户们陆续走进工坊,设计师坐到电脑前,客户到访工作室……这座“珠宝之都”的繁忙景象看似与往年无异,但敏锐的从业者已然察觉,在科技创新浪...

OpenAI取消GPT-4 Turbo的每日限制!

OpenAI在社交平台宣布,取消了GPT-4Turbo的所有每日限制,并将速率限制提升1倍。现在,每分钟可处理高达150万TPM的数据。OpenAI这一周的连续王炸组合拳,从ChatGPT增加 “记忆...

AI时代下普通人如何抓住机遇? 蚂蚁集团布局人形机器人!

蚂蚁集团近日在上海浦东成立蚂蚁灵波科技有限公司,专注于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。这一消息引发了外界对AI技术未来发展的广泛关注。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的前沿交叉领域,强调智能体通过...

性能全面赶超GPT-4 Turbo,阿里云发布通义千问2.5!

阿里云正式发布通义千问2.5,模型性能全面赶超GPT-4 Turbo,成为地表最强中文大模型。同时,通义千问最新开源的1100亿参数模型在多个基准测评收获最佳成绩,超越Meta的Llama-3-70B...

OpenAI推出新旗舰模型GPT-4o,图文音频手机AI搞定,类人速度超快语音响应!

年初“文生视频模型”Sora后许久未给市场带来惊喜的OpenAI举行春季发布会。公司首席技术官米拉·穆拉蒂(Mira Murati)向外界展现了多项与ChatGPT有关的更新。简要来说,OpenAI的...